疏通利率传导堵点

2024年12月10日 10:23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廖宗魁

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和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有利于进一步疏通存款利率下行中的堵点,增强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的压力。


11月28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称“利率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优化非银同业存款利率自律管理的自律倡议》和《关于在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的自律倡议》。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利率自律机制重要作用,有效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畅通货币政策传导,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两项自律倡议均于12月1日起生效。

自律倡议一是规范非银同业活期和定期存款的利率,主要包括将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纳入了自律管理的范围,如果同业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利率不应高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二是规范银行与对公客户签订的期限较长的存款服务协议,需要确保协议存续期间,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或存款利率内部授权上限的调整,能够及时体现,这被称作“利率调整兜底条款”。

在目前的利率体系中,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存在一些堵点,尤其是在存款端。在这一轮的降息周期中,存款利率下降幅度要明显小于贷款利率,导致银行的净息差大幅收窄,这不仅会减弱货币政策的效果,也会制约货币政策的空间。此次倡议则是未来进一步疏通存款利率下行的堵点,有利于缓解银行息差收窄压力,更有效调节资金供求和资源配置,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针对存款利率下行堵点

经过长期的改革和完善,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以及较为完整的市 场化利率体系。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也就是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如同业存单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如国债收益率),并影响存贷款利率(如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银行存款挂牌利率),进而促进消费和投资,提升社会总需求,支持经济发展。

总的看,政策利率的传导是比较有效的,但不同市场的传导效率也存在差异。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基本与政策利率基本同向同幅波动,但存贷款利率与政策利率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偏离。比如从2019年8月到2024年8月,1年期LPR累计下降0.9个百分点,而银行贷款平均利率降幅为1.9 个百分点,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的降幅则仅为0.5个百分点,存款利率的降幅要远小于贷款利率。

目前来看,利率政策传导的主要堵点在存款端。由于存款利率“降不动”,在当前央行降息的背景下,会导致银行的息差大幅收窄。存贷款市场的利率传导效率受损会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制约货币政策空间。

为什么存款利率“降不动”呢?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银行存在规模情结,认为存款是“立行之本”,在月末、季末等业绩考核时点,出现一些“高息买存款”、“花钱买指标”行为。一些银行还通过手工补息等操作把下调的存款利率又补回来,实际利率“明降实升”。部分银行还不惜高息吸收同业存款,或以远高于市场的利率水平来进行存款投标,推升了付息率。

过去一段时间,央行已采取了多项措施来疏通存款端的堵点。 比如,规范存款市场利率定价行为,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对异地存款、结构性存款、协定存款等进行自律管理;建立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引导银行以科学有效的定价机制促进金融资源高效配置;规范手工补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为银行节省利息支出超过800亿元。

疏通利率传导堵点

而此次定价自律机制推出的两项倡议,核心目的就是解决部分银行还不惜高息吸收同业存款等问题,进一步疏通利率传导中在存款端的阻塞。


作用机制和影响

在同业存款方面,非银机构普遍资金量较大,占据议价优势,与银行一对一的谈判中往往可以要得高价。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在2022-2024年期间未跟随央行政策利率变化,始终维持在1.75%左右的水平。个别财务公司、理财子公司在某银行的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近3%。

华源证券认为,自律机制要求非银同业存款定价参考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合理确定利率水平,而存款自律管理为利率上限管理,考虑到活期存款的期限明显短于7天,预计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为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的上限。预计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将全面降至1.5%及以下。未来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上限将跟随央行7天回购利率及时变动。这大幅压缩了一般存款与非银同业存款的套利空间,有助于非银同业活期存款回归支付结算属性。

浙商证券测算,上市银行涉及的同业活期存款规模约为15万亿元,若同业活期定价水平下调20-30BP(基点),预计上市银行净息差将提升1.3-2.0BP。

当然,由于不同银行的负债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倡议的落地对不同银行负债端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过去几年,同业存款的增长基本上全部集中在大行。从2023年1月份至今,大行同业存款从9.7万亿元激增至17.1万亿元,而中小行基本上不变。

国盛证券指出,倡议落地后,大行如果短期无法获得足够的同业存款,大行需要更多从其他方面调整资产负债。要么增加其他负债来源,例如同业存单等,但这受到存单额度以及同业负债占比约束等,难以大幅增加;要么缩表减少资产投放,而这可能会带来社融进一步的下降,减弱稳增长政策落地的效果。有效解决大行负债问题,可能还需依赖央行增加货币投放,比如降准或定向降准。

什么是利率调整兜底条款呢?对公客户在一笔存款正式存入并生成存款正式合同前,会跟银行签订关于框架性服务内容的协议,其中包含利率等多个存款关键要素。框架协议生效期间,利率等关键要素基本锁定,不随挂牌利率以及自律机制调整。倡议要求,客户同银行签订的存款服务协议中,需加入“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确保协议期内,银行存款利率调整能及时体现在实际存款业务中。

这种存款长期协议,一方面会使得存款利率不能随着政策利率而下调,形成了利率传导中的堵点,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另一方面,这种长期利率协议由于期限太长,对于银行来说也有一定的利率风险,而且这种风险还很难用现有的利率衍生品对冲,因为没有匹配的周期与之对应。

浙商证券认为,当银行计算短期净利息收入变动时,一般将活期存款重定价期限归类为1个月以内,定期存款归类至对应剩余期限。但是由于存款合同中缺乏兜底条款或者存款服务协议中存在锁定利率条款,实际活期存款重定价期限可能是一年甚至一年以上。这就造成了真实存款重定价期限扭曲拉长,引发存贷款重定价不对称性加大的风险。


责任编辑:zbf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