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中全会精神 擘画中国式现代化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2024年08月28日 10:59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作者:廖宗魁

《决定》从“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等多个方面,部署了未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方向。

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在《决定》中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为“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章节的一个部分,从“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等多个方面,部署了未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和方向。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必然要求,是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必然要求,是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完善中央银行制度

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第一项任务就是“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金融领域的矛盾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对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中央银行既是开展宏观金融管理的政府部门,也是金融市场中的参与主体,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将发挥关键作用。

在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辅导读本》中刊登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题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的署名文章。对于下一步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的改革举措,陶玲提出将从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创新精准有力的信贷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推进结构合理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健全有力有效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协调合作的国际金融治理机制,实行与中央银行履职相适应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等八方面重点进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将更加聚焦以“双支柱”支撑实现“双目标”,也就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

学习三中全会精神 擘画中国式现代化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决定》提出,要“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则属于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的内容。货币政策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离不开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陶玲指出,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把握好金融资源存量和增量的关系,促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以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理顺由短期操作利率向长期利率的传导,明确利率走廊上下限,形成分工明确、合理联动的中央银行利率体系。

近期,央行在构建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和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一方面,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这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内核。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逐渐从数量型调控向价格型调控转变。央行已经调整公开市场操作招标方式,强化公开市场7天期回购操作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属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转向更多参考央行短期政策利率,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在逐步理顺,中期政策利率正在逐步淡出。关于后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的方向,《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将“研究适度收窄利率走廊宽度,给市场传递更加清晰的利率调控目标信号”,“着重提高LPR报价质量”。

另一方面,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规范手工补息和资金空转,金融数据主动挤水分,表面上看金融资源的增量没有那么多了,但在排除了虚增部分后,金融数据更实、效率更高了。这使得“资金沉淀空转”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遏制。

健全投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

《决定》指出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对投资端的重视程度提升。

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是资本市场功能的一体两面,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离不开投资、融资功能相辅相成。《决定》对资本市场定位、功能和作用提出了新要求,未来资本市场改革需要更加重视投融资两端的平衡。

平衡好投融资发展、重视股东回报不仅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还会产生较大的财富效应,进而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居民的财富主要来自个人收入、房产和股票资产,由于房地产仍处于调整过程中,股市回报对于居民的财富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提高投资回报首先是要让投资标的质量持续提高。脱离上市公司质量的高回报, 是无本之木,难以持续。《决定》指出,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强化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市制度”。

粤开证券认为,过去上市公司质量不高,主要是“入口不畅”、“出口阻塞”所致。注册制改革后,大批企业涌入, 但退市制度执行力度尚待完善,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未得以充分发挥,投资标的良莠不 齐。因此需要在保证入口畅通、源源不断提供优质资产的同时强化退市制度。

股市的投资回报主要来自股价的上涨和公司的分红。股价之所以能够可持续的上涨,核心就在于上市公司的业绩能够不断增长,这也是上市公司质量的一个重要体现。而稳定持续的分红,将更有利于给投资者带来稳定的回报。《决定》明确指出,要“完善上市公司分红激励约束机制”。

2024年4月发布的新“国九条”,在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方面,提出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

《决定》还提出,要“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发挥离不开资本市场的稳定。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要“提振投资者信心,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近年来A股市场波动相对较大,导致投资者信心不足、预期偏弱。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在短期内迫切需要切实提升市场投资回报,扭转市场悲观预期,在中长期内要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防范化解资本市场一系列潜在风险,为各类投资者进入市场提供更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条件和市场环境。

在资金方面,《决定》指出,“支持长期资金入市”。粤开证券认为,我国股票市场的长期资金整体偏少,根据证监会口径,我国中长期资金持股占比不足 6%,远低于境外成熟市场普遍超过 20%的水平。预计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有利于长期投资行为的考核评价、税收、投资账户等制度。

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决定》指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

责任编辑:zj

免责声明:证券市场周刊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网站所示信息出于传播之目的,不代表证券市场周刊观点,亦无法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证券市场周刊》All Right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4238号-3]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187号

Baidu
map